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北京前门大街,遍布着许多中华老字号的展示店,广誉远是其中之一。张斌是这个有着近五百年历史中药企业的董事长。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据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显示,2006年,广誉远成为首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斌 (海航《云端》杂志 供图)
老城药厂里的“慢生活”
2003年,张斌以收购方代表的身份,考察位于山西太谷的广誉远药厂。一走进中药气味浓郁的厂区,张斌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
广誉远制药古训 (海航《云端》杂志 供图)
广誉远秉承古法制药技艺,将药材分门别类,按照“蒸”、“煮”、“熏”、“烧炭法”、“水润法”、“升炼法”等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为的是将药材真正的药性挖掘出来,达到预期的功效。
例如制作中药“地黄”,制作过程要经过“九蒸、九晒、九炙”,制作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入药;制作中药“定坤丹”需要煅烧姜炭,广誉远至今仍坚持使用手工的无氧煅烧,这种煅烧方式对火候要求非常严格,只能靠老药工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广誉远资格最老的烧炭师孟师傅,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整整47年。
晒制醋膏(海航《云端》杂志 供图)
广誉远每个普通工人,都恪守“修合虽无人见 存心自有天知。”这一古训,带着信仰去做好药。广誉远要求工人们像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即将购买药品的每一位消费者的生命。
正是凭借着这些坚守和传承,广誉远才能在中药行业中屹立百年。
广誉远企业一角(海航《云端》杂志 供图)
广誉远向精品中药转型
2008年以前,广誉远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在山西市场上占比80%。2008年后,因为采用古法制作技艺生产成本高昂,广誉远不得不关闭六味地黄丸的生产线。
这次事件,促使张斌重新思考广誉远的未来。怎样才能让广誉远既有利润可赚,又有发展前景?经过漫长的思考和抉择过程,张斌决定,广誉远向“精品中药”转型。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消费者到日本韩国等地高价购买当地的“汉方”药,这表明人们开始由关注价格转向关注疗效。消费习惯的变化,让张斌对广誉远的发展很有信心。
做“精品中药”,逐渐打造一条“全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集聚建设,到中游的生产基地建设,到下游的专卖店, 这是一条漫长的投入之路,但张斌表示,作为国药老字号,广誉远要让企业更有资本去承担传承优质中医文化的责任,这些投入很有必要。
对于广誉远未来的发展,张斌微笑着说:“中药企业不同其他,盈利虽然重要,但让广誉远老字号的品牌传承下去更重要。我们要慢慢来,坚持做好药,我们的前辈坚守了四百多年,我们也会以这样的精神坚守下去。”(供稿单位 海航《云端》杂志 供稿人 晓澍 路易斯 编辑 孔德孟)
咨询:1870162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