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拍摄项目工作进展(2019.03.04-03.10)
项目聚焦
2019-03-11浏览数:
 
一、明确主题宗旨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资源丰富,景色优美,在这民风独特且淳朴的广袤草原上孕育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大类,是草原文明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为保护和传承鄂尔多斯地区非遗文化,2017年中经全媒体同鄂尔多斯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鄂尔多斯密码》大型非遗类纪录片。
 
二、强化特色定位
《鄂尔多斯密码》的拍摄不仅仅是对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纪录,同时也是运用镜头语言给予人们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机会,将为人所不熟知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带向大众视野,为大众普及知识、开阔眼界,更用影像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要有情怀,更重要的是要用实力让情怀落地。通过一人,一天,四季将传统高深莫测的非遗技术平民化,把非遗传承人还原成普通人,给予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来凸显鄂尔多斯非遗文化的本真性,让其更好的贴近生活,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传播。
 
《鄂尔多斯密码》于2017年10月建组并展开摄制,截至目前已完成成吉思汗祭祀、腊月二十三祭火、鄂尔多斯婚礼(新人)、鄂尔多斯婚礼传承人、鄂尔多斯婚礼服饰、漫瀚调、故如歌等选定的相关鄂尔多斯非遗部分拍摄。
相比其他纪录片的枯燥乏味,该纪录片拍摄会减少冗长的非遗历史叙述和成果罗列,将一年四季的场景同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的相融相和。用秋的落叶等表现当今非遗文化在年轻人中较难开展;用冬的白雪朔风等表现鄂尔多斯非遗文化及传承人在挑战中坚守传承本心;用春天的草场表现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给予鄂尔多斯非遗文化及传承人带来的勃勃;夏的烈阳体现鄂尔多斯非遗文化及传承人的未来可期。现已完成春夏秋冬三季所需部分拍摄。
 
三、布局传播推广
1、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成片在中央电视台主要频道(栏目)进行首播
2、全球主流媒体视频平台--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进行全球主流媒体平台的全面推广传播
 
四、加快工作进度
一)已经完成工作:
1、三集祭祀、歌舞、婚礼选定人物及相关专家拍摄成吉思汗祭祀、腊月二十三祭火、敖包祭祀、弓箭家族守弓人、成陵主祭司、搏克手、青铜器博物馆及馆长、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婚礼(新人)、鄂尔多斯婚礼传承人、鄂尔多斯婚礼服饰、剪纸传承人、头饰制作传承人、漫瀚调、故如歌等相关章节及专家拍摄。
2、2019年3月4——2019年3月3日完成拍摄内容:
鄂尔多斯非遗呼和浩特博物馆壁画修复相关内容拍摄
鄂尔多斯民歌博物馆相关内容拍摄
短调民歌哈拉珍相关内容采访拍摄
旺楚格关于祭祀相关内容采访拍摄
 
二)待拍摄内容:
2019年3月4日——2019年3月7日拍摄计划:
旺楚格采访
呼市专家内大专家采访
北京相关专家采访
呼市考古现场拍摄
 
三)后续进度安排如下---
3月11日——导演组根据三集纪录片中所涉及的蒙语选段进行筛选发至制片组进行整体翻译校对工作(视频或音频);
3月12日——导演组根据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文稿最终版(或剪辑稿)中涉及蒙古秘史油画部分进行挑选提交包装内容最终版于包装组,包装组确定整体包装风格同时包装师到北京总部进行包装剪辑工作;
3月13日——完成梳理前期拍摄及后期补拍所有内容,并根据导演组递交初步剪辑大纲完成故事发展性粗剪及镜头筛选工作,并召开后期组会议,对该纪录片剪辑调性节奏风格进行统一;
3月17日——导演组根据补拍场记及补拍素材完成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文稿最终版(或剪辑稿)撰写并递交总导演、制片组、后期组。
3月30日——完成《鄂尔多斯密码》纪录片整体剪辑及包装工作,进行导演组、制片组内部审核;
4月1日~4月5日——《鄂尔多斯密码》纪录片第一版递交鄂尔多斯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审核。
拟定4月末可以完成央视制作,等待央视排版播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