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60周年发展汇报片

发表于:2017-10-26  浏览数: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2400平方公里,辖6镇1街道,总人口3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6.7%,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聚居三都,三都是水族群众的大本营、聚集区和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素有“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之美誉,荣获“中国水晶葡萄之乡”、“中国赛马之乡”、“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等称号。

水族历史悠久。据考证,水族在古代属中原华夏族,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是殷商后裔,自称为“睢”,因居于河南睢水流域而得名,是“治水人”之意。在历史变革中,水族经过三次民族大迁徙,最终定居在生态条件较为优越的龙江、都柳江流域,水族的定居地因三次迁徙得名“三都”。水族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字、历法、习俗、信仰四大特点,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水族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习俗正在申报《世界记忆工程名录》《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都区位凸显。地处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的中心位置,县城距州府都匀市42公里,距省会贵阳市120公里,距广州600余公里。321国道、206和205省道等公路干线贯穿全境,厦蓉高速和贵广高铁横贯东西,并分设匝道口和高铁站,乘高铁到贵阳仅需40分钟、到广州仅需4个小时,为三都融入黔中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东盟自贸区提供了先捷条件。

三都资源丰富。县境内溪流纵横,有大小河流42条,理论水能22万千瓦,可开发量16.6万千瓦;有铜、铁、煤、汞、金、锑等20余种矿产,有鱼类30多种,都柳江所产的优质淡水鱼类在省内外素有盛名。三都是贵州省十大林业县之一,有九阡酒、九阡李、水晶葡萄、香猪、生态鸽、优质大米、竹笋、无公害蔬菜等名优特农产品,远销珠三角、川、渝、湘等省(市)和地区,是珠三角地区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三都风情醉美。三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特而浓郁,有古老的文字——水书,有中国刺绣的活化石——水族马尾绣,有世界上最长的年节——水族端节,有古老的东方情人节——水族卯节,有60年一遇的水族敬霞节,有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多彩贵州金黔奖的原生态舞蹈——跺月亮,有曾经受毛主席称赞、并获中华老字号称号的特色佳酿——九阡酒,还有明代遗风八卦建筑达便村、历史遗迹都江古城垣羊福社区岩墓群等。

三都风景如画。境内生态保存完好,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气候温润(年平均气温18℃),空气质量(AQI:30)、负氧离子(5—10万个/m3)、森林覆盖(68%)、水质达标(Ⅱ类)四项指标在全省位列前茅,美丽的都柳江穿境而过,有水族圣山、百里水寨、千神部落园、青春谷、无忧谷、不灭谷、都江千年府城、咕噜圣诞崖、水各卯文化风情园等景区景点,水书广场、云上书苑、华夏文字公园、哲学主题公园、金桥商业街、高铁新城水上游乐中心、通用航空机场等旅游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为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抢抓中央把扶贫攻坚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贵州省实施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等重大机遇,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紧扣建设水都、酒都、商都“新三都”和贵州南部旅游窗口的发展定位,按照“1234567”发展思路,大力弘扬“开放包容敢争先,诚信务实追一流”的新时期三都精神,实施产业发展支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五大战略”,跳好集体、民族、现代、广场、交谊“五个舞”,善用世界、逆向、辩证、底线、系统“五个思维”,建好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五个三都”,围绕脱贫攻坚,实行七大战区、挂图作战,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