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中国——七百年的马背岁月

发表于:2016-12-06  浏览数:

 

 

他们是高原上的一支蒙古族

他们说藏语 穿藏衣 没有马头琴

可他们有马背上的豪迈

有最肥美的草原和牛羊

有亘古不变的信仰

这里就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说起蒙古民族,你会想起什么?马背上的游牧部落,还是宽阔的胸膛,红色的高颧骨脸庞?是能骑善射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还是炊烟袅袅香甜的奶茶?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的意思。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斡难河畔举行大聚会,建大蒙古国。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此后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西征,打通了亚洲欧洲的陆路交通线,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成吉思汗活到66岁,一生没有离开过马背和战场,他是世界上骑马征战最遥远的人。蒙古战马,不仅长饮黄河、长江、珠江之水,而且吞饮阿姆河、印度河,最后蹄溅多瑙河,三次万里西征,大败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德国。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靠快速机动的骑兵进行了多次远征,所踏过的土地不能用里数而只能用维度来计量。其成就,哪怕是世界上闻名的统帅如凯撒、亚历山大和拿破仑等人也是望尘莫及的。

 

 

  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神。哪怕是在这样小小的酒吧里,仍然能在墙壁上看到他的画像,而实际上他的画像在这座城市里随处可见。

 

       眼前这群欢乐的年轻人,说的是藏语,可从他们的面部轮廓中依然能看出蒙古族的基因特征来。传说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中遗留在青藏高原上的一支部队的后裔。

 

  眼前这群欢乐的年轻人,说的是藏语,可从他们的面部轮廓中依然能看出蒙古族的基因特征来。传说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中遗留在青藏高原上的一支部队的后裔。

 

  街上的彩旗,县政府办公大楼和文化广场的霓虹闪烁,无不透露着喜庆祥和,这些都是为了几天后的盛会而装扮,还有一个特别的日子——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建政60周年。

 

  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弯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惟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位于青甘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青海省南大门之称。全县总面积6997.45平方公里,海拔3600米,总人口4万人,蒙古族占92%。

 

  曾经以游牧生活为主的高原上的这一支蒙古族,经过60年的发展, 生活有了哪些改变呢?

 

  这里的小店琳琅满目,以民族产品居多。当年的游牧民族如今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服装、饮食、美发等生活方式也渐渐发生着改变。

 

  蒙元文化与藏文化融合,使河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不能忘却,那骨子里流淌着不屈与倔强,是这6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河南开始重拾和推广蒙语草原文化。而这一次将60年县庆活动安排在一年一度的蒙古族传统盛会那达慕上,正是希望将河南的独特文化培育成为藏区新的美丽的格桑花

 

 

  地处三省要塞的河南县,自然也成为三地文化、经济的交流中心。

 

  为了这一次盛会,河南县可谓是全民总动员,上至政府,下至百姓,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路上随处可见骑着高头大马的赛马手,赛马是“那达慕”盛会上的重头戏。

 

  会场上由公务员、学生组成的演出团队在排练,还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距离会场不远的地方,是一片蒙古包群。

 

  热情的主人搭建起了特色的蒙古包,和精心准备了民族美食,欢迎远方来客,把浓浓的民族情意映入到踏入河南县的第一眼中。

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上海的小笼包和开封的灌汤包不同的是,这里叫作芭乐的羊肉馅包子,讲究的是羊肉取材于当地著名的欧拉羊,这种生长在高寒地区的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无污染的有机草,可为高原地区的人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所需热量。当地做法以蒸和油煎两种方法为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食。

牧民的一天,就是从醇香的奶茶和芭乐开始的。

 

  牧民的生活相对县城里面要更传统,依然遵循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标准模式。昨天下了一场雨,草原上会长出一种特有的黄蘑菇。男人去采蘑菇了,媳妇在家照顾婆婆起床,梳头,穿衣,做早饭。牧民的饮食很简单,早餐就是加了“蒙式奶酪”的奶茶和芭乐,再吃一些糌粑,就足够热量抵御草原上的风寒了。

 

       早餐过后,女人开始挤奶,采蘑菇回来的男人在挑选小牛犊,准备赶到集市上去卖,草原上的小男子汉们,已经可以骑在马背上,把赶牛当作游戏在玩耍了。

 

        扎西要赶着牛进城去卖了,女人把洗干净的黄蘑菇一并送出来,嘱咐着买些日用品回来。

 

  60年的变迁,河南县将原始畜牧业发展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生态保护最好的草原,堪称“亚洲第一,青海最美”。

 

  县城里集中的屠宰场和肉食加工基地,给牧民带来了便利,安居政策的保障使牧民的生活趋向安逸和舒适。但从扎西的身上,仍然能够看到对信马驰骋,蓝天白云,羊群牛群的眷恋。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无法躲避快节奏的社会变迁,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顺应社会变化时,却未发现,已经离自然越来越远。

 

       黄蘑菇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等高原地区,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因为富含“硒“,又被称为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曾作为皇家贡品。

将牦牛肉切片,再逐一捶打,像做松骨按摩一样,将牛肉捶至松散,以便腌制入味。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保留牦牛肉本身的嚼劲,又不至于太硬。

 

  作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之一,牦牛肉被誉为“牛肉之冠”,属半野生天然绿色食品,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含量特别低,热量特别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是高原居民的主食之一。

高原上的蒙古族,依然保留着传承千年的饮食习惯,以牛羊肉和煮制的奶茶为主。与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相比,不同的仅仅是高原上的食材。

高原上的蒙古族,依然保留着传承千年的饮食习惯,以牛羊肉和煮制的奶茶为主。与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相比,不同的仅仅是高原上的食材。

 

  黄蘑菇炒牦牛肉是这里很受欢迎的一道新派蒙菜,融入了川菜的调料和做法。那么在日常百姓家,饮食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才培家的女人们开始准备午饭了。今天她们要做的是煮羊肉和面汤。这算是河南县蒙古族人民最传统的食物了,不需要很多佐料和工序,曾经的游牧生活并不允许他们对食物精雕细琢,只是对生活必需能量的保障。这种原汁原味,尊重食材本身味道的烹饪方式,同样存在于很多内地及沿海城市。

女人们在家里做饭带孩子,男人们呢?

 

  才培刚刚回到河南县来上班,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大城市里的发展机会,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幕后主使,是身为藏医院副院长的爸爸,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活佛。

 

  青海河南蒙藏医院初建于1985年,如今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民族医院。来这里看病的人,大多穿着民族服装。在这里,看不到护士维持秩序、叫号的场景,也没有病人、家属围着医生乱哄哄的场面,轻声细语中充满关爱、信任、祥和。

 

  历史记载藏医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他对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藏药则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而青海是藏药的主要产区之一,曾经是青海人的骄傲。因为藏药不仅有完整的理论文献,还有独特的疗效。

 

  累了一个上午的罗臧成立,一回到家就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厨房里的羊肉已经熟了。女人把羊肉和萝卜捞出,分成两份。剩下的肉汤继续烧开,将白面一层层撒进去,搅拌,直到糊状。

 

  在河南县蒙古人的家庭里,长辈和晚辈要分开用餐,这种用餐习惯也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既是对长辈的一种尊重,也能体现出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威严。只有还不懂事的小孩子,才敢凑到旁边,一边看电视一边蹭点吃的。

下午女人们开始准备参加“那达慕”盛会的民族服装。

 

  她们穿的仍然是长袖、肥腰、大襟的藏服饰。藏族服饰重装饰,在封建社会时期,区别身份地位的也是服饰的面料质地。通常会在腰带上镶嵌宝石,胸前缀满金银、珠玉、珊瑚等。

  那么地上堆满的这些饮食用品又是做什么的呢?

  

       藏历马年,按照传说中的说法,平常年份转十三圈可以还一个愿,而马年只要转一圈就可以实现了。要知道,在四千多米海拔的地方,几十公里一圈的山路完成它需要毅力。大部分游客转山一圈需要3天3夜,而真正的拜山者往往要磕长头来表示他们的尊重,那样的一圈需要15天左右。

 

  转山的沿途未必都有旅馆、餐馆,可这些难不倒游牧民族出身的他们,带上帐篷,酥油、奶茶、芭乐、还有羊肉和血肠,包括用来生火的牛粪,就完全可以保证沿途的饮食和住宿了。

 

       那达慕的会场就设在赛马场上,一大早,来自全省各地的群众就身着盛装,在草地上安营扎寨,准备观看这场盛会。还有很多来自四川、宁夏等地的赛马手,专程赶来赛马。英姿飒爽的骑警则来回巡视,维持治安。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拔河比赛。

 

  而今年格外隆重还有一个原因,2014年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建政60周年。60年间,游牧民族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定居生活,将原始的畜牧业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有机畜牧基地,公路运输、学校教育、肉食加工、生态环保等一批关乎长远发展的项目开工建设。

 

  他们的祖先曾是马背上的英雄,他们是扎根在青海高原上的蒙古族,他们的血液里依然流淌着蒙古族的豪迈奔放和开拓精神。这里是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