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中国之新疆新源——家在草原

发表于:2018-10-06  浏览数:

 

在年代久远的传说中,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从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风雪弥漫,天寒地冻。不料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原野,人们不禁兴奋大叫“那拉提,那拉提”,意为“有太阳”的意思。这就是那拉提草原名称的由来。

 

1864年,满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署《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原属中国的斋桑湖一带割让给俄国。当地的哈萨克族原住民不堪忍受异族的统治和压迫,选择回归祖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经过长途迁徙,最终来到尚未开发的那拉提草原,开垦出了新的家园。在数度流离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生养安息之地。在神秘的高山草原上,他们被称为“战士”、“脱离者”和“自由的人”。

 

曾经的那拉提草原,今天已经归属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新源县。

 

这里地处天山北麓、美丽的巩乃斯河畔,哈萨克族几乎占到了这里人口的一半。

 

每年6月,是哈萨克族牧民转场到夏季牧场的季节,阿西努尔一家要暂时离开玉什布拉克村,到白沟草原去生活几个月。

 

在转场之前,有三项重要工作要做。首先是准备干粮。

 

馕是一种哈萨克族最喜爱的面食。

 

阿西努尔的妻子熟练地将发酵的面团揉成圆饼状,并用模子按上美丽的花纹。

 

馕坑烧热后,将面饼贴到坑壁上,并适当进行翻烤,用不上多久,香喷喷的烤馕便新鲜出炉了。

 

除了烤馕,今天她们还要做些包尔沙克和油饼。

 

将发酵的面团擀成椭圆的面饼,然后用刀切成菱形,放进油锅炸这就是包尔沙克,孩子们的最爱

 

在哈萨克族牧民的家庭分工中,男人主要负责放牧,女人主要负责家务。在女人们忙着烤馕的时候,男人们也开始了转场前的准备工作。

 

阿西努尔的哥哥买合赛提带人将羊群赶进池子里,给羊“洗澡”。洗澡水是用防疫药水配制的,可以确保羊健康生长。

 

等所有的羊都洗完澡,买合赛提要赶着它们走过蜿蜒陡峭的山路,沿恰普河逆流而上,最后到达这次转场的目的地——白沟草原。

 

阿西努尔的工作也很重要,他把搭建毡房的各种物品从库房里搬出来

 

哈萨克族牧民是世界上搬家最勤的人,由于春、夏、秋三季牧场经常迁徙,他们一年中要搬很多次家,因此必须有易于搭卸、便于携带的房屋。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他们的先祖创造出一种造型别致的房屋,这就是毡房。

 

准备好一切之后,阿西努尔带着一家老小,开着装满生活物资的卡车出发了。他们要尽快赶到目的地,在哥哥赶着羊群到达之前,安置好新家。

 

白沟草原地势平坦,植被丰富,南侧有终年白雪皑皑的雪峰相伴,是典型的高山草原。阿西努尔一家到达目的地后,马上开始搭建毡房。

 

毡房选址在一条小溪旁的向阳处,这里便于取水,也适合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搭建毡房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但这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他们早已了然于心

 

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他们终于完成了搭建毡房的最后一道工序——给毡房加上羊毛顶毡。

 

妻子将带来的食物一一摆到毡毯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烤馕,喝奶茶,畅谈着对今年收成的展望。

 

这是来到新家的第一顿饭,孩子们显得格外开心。游牧生活的奔波与艰辛,还未搅扰到他们无忧的童年。

 

第二天一大早,阿西努尔的妻子就开始了劳作,她要在毡房外搭建一个灶台。有了灶台,这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家。

 

阿西努尔一家大约要在白沟草原生活半年,这半年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年的收成。当夏季结束后,他们就要回到玉什布拉克村的固定居所。

 

  哈萨克族刺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原生态民间手工技艺,由哈萨克族妇女口手相传,传承至今。

 

哈萨克族有句俗话:“不会刺绣的姑娘,很难找到婆家”。在民族传统的熏陶下,哈萨克族女人从小就学习刺绣,长大了要为自己绣嫁妆,成家后要为家里绣各种生活用品。

 

  刺绣工艺复杂,图案繁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2008年,哈萨克布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哈萨克族刺绣也走出“深闺”,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热销品,需求的激增使刺绣合作社应运而生。

 

刺绣合作社引导哈萨克族女人走出家门,学习专业刺绣技术,将这种美化生活的传统技艺转化为就业致富的手段。

 

  刺绣合作社使哈萨克族刺绣实现了从家庭向车间、从手工向机器、从副业向主业、从分散向联合的转变,也改变了许多哈萨克族女人生活的轨迹。

 

是这家刺绣合作社的“明星”绣娘,以前,刺绣只是她待在家里打发时光的一种消遣,如今却承载了她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的希冀。

 

牧民阿西努尔一家转场去了白沟草原,他们居住的村子并没有因此沉寂下来。

 

阿布拉汗是一位冬不拉乐手,他定居在玉什布拉克村,早已不似先辈那般游牧生活。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一种传统弹拨乐器,琴杆细长,音箱或扁平或瓢形,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成。

 

跟村子里的其他人家一样,阿布拉汗的院子里也有一个葡萄架,闲下来的时候,他就坐在葡萄架下传授学生们冬不拉的弹奏技巧。

 

关于冬不拉,草原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公主,大汗欲将她许配给年迈的大臣,她不愿接受这样的安排,于是提出,谁能在3个月内找到会唱歌的树,她就嫁给谁。一个年轻的猎人偶然发现,几条晒干的羊肠子紧绷在树干上,用手指轻轻弹拨,竟发出美妙的声音,于是将树干锯下来,制成一把乐器。这种乐器,哈萨克族人后来叫它“冬不拉”,意思就是“会唱歌的树”。

 

除了冬不拉,还有一种技艺独属于哈萨克族,那就是训鹰。

 

拉巴村的波道汗老人,是当地最好的驯鹰人。然而就像大多数传统手艺一样,驯鹰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现状,目前哈萨克族金雕狩猎者仅存不到400人。

 

金雕是一种生活在北半球的猛禽,就是这种最为桀骜不驯的猛禽,成为了哈萨克族人生活中的好帮手。训练有素的金雕跟随主人一起打猎,一起放牧,几乎形影不离。

 

波道汗已年近古稀,他决定把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训鹰手艺传给自己唯一的儿子。

 

波道汗的儿子有固定工作,但是为了将训鹰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驯鹰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当地人称为“熬鹰”。波道汗老人向我们展示了训鹰的过程:捕到鹰后,要先进行长时间的断食,待鹰饥饿难耐,再用食物进行引诱。

 

将一只鹰完全驯化,往往需要3年之久,而这样的熬练过程也让人和鹰之间产了深厚的情感。

 

道汗的鹰名叫“哈萨克别克”,意思是“自由的领袖”,它已陪伴老人5年了。

 

趁着自己手眼还算灵便,波道汗要为他的鹰再做一顶鹰帽。

 

驯化的鹰都有一顶专属于自己的鹰帽,用于遮住鹰眼,在驯化过程中可以稳定鹰的情绪。保存鹰的体力,当遇到合适的猎物,猎人摘掉鹰帽,便是鹰展翅出击的时候了。

 

鹰帽的制作十分考究,要精选头层牛皮的脊背部分,仔细打磨裁剪,然后用复杂的针法进行缝制。

 

驯鹰人携鹰捕猎的场面甚为惊心动魄,与之相比,在新源县那拉提草原上,举办的赛马比赛和滑雪比赛也毫不逊色。

 

如今的新源,经贸繁荣,哈、汉、维、回等民族在这里安居乐业。

 

原生态的草原风光与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使那拉提草原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夏季的那拉提草原文化旅游节、全国速度赛马公开赛,还是冬季的“雪之恋”冰雪旅游文化节、国际雪联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那拉提站,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参赛选手。

 

那拉提滑雪场地处逆温带,山区积雪厚达1米以上,气温适宜,雪质极佳,是滑雪等冬季冰雪项目的理想之地。

 

千百年来,冬季的旷野风霜,夏季的葱郁草原造就了哈萨克族粗犷豪迈和细腻生活的民族性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们都将坚守自己的民族信仰,即使家已不在草原,但这里仍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