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宁城县中厅法治文化广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在夜空中回荡。随着表演唱《法务工作室进咱村》、竹板舞《法治少年说》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普法节目倾情上演,“内蒙古法治乌兰牧骑”普法活动正式启动。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对全民普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普法和提供法律服务中面临着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现实困难。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普法答卷?4月16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下发通知,利用乌兰牧骑的形式和内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途径,扩大普法工作覆盖面,提升普法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茵茵绿草,羊群漂移。”如今,在内蒙古大地,全区上下正掀起法治文化建设新高潮。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以乌兰牧骑为普法宣传骨干,制订二人台艺术团巡回演出法治文艺活动方案,让“七五”普法宣传号角吹遍敕勒川大地。兴安盟科右中旗司法局结合民族特色,成立民族普法文艺队,通过表演乌力格尔、好来宝等节目,以蒙汉两种语言为农牧民宣传法律知识。通辽市扎鲁特旗司法局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普法志愿者成立“法治乌兰牧骑”文艺队,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
借助文艺演出进行的普法宣传是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也是法律深入人心的有效方式。宁城县居民翟桂贤说:“以前对于法律知识不掌握,办事很盲目,现在通过观看文艺演出,对很多法律知识有了了解,明白了法律可以保护我们的权利,也明白了要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记者从自治区司法厅获悉,今后,“内蒙古法治乌兰牧骑”建设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增加面向“老少边穷”地区的演出场次,实施“法律扶贫”。每年每个法治乌兰牧骑团队创作法治宣传类节目不少于6台,并大力组织巡回演出。此外,自治区在全国首创的“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终端”让农牧民轻点电视遥控器就可以向最优秀的律师轻松学习和咨询法律知识。目前,“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终端”已入户全区46万户农牧民家中。(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周秀芳 及庆玲)
+86(10)85717566